佛學問答

  • ​上果下清律師 2011年9月 於美國紐澤西開示


    諸位法師諸位菩薩蓮友大家早安。我們就講個題目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先說明真為生死,我們學佛就是真正為了了脫生死。我們以前未學佛都一直流轉在三界苦海當中,頭出頭沒,忽然之間上了三善道,就好比頭出海面;忽然之間又墮入三塗,就好像沈入了海水當中。所以都是在六道輪迴當中,不能夠出離生死之苦。所以我們學佛的目標就是徹底要了脫生死。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他貴為淨飯王的太子,他想要脫離生老病死之苦,也想使令眾生遠離生老病死種種之苦而發心出家,精進地修持,最後在菩提樹下觀照緣起的道理而徹證無上佛果菩提。成佛之後首先到鹿野苑度了五比丘,然後到印度各地逐漸地度化眾生,佛弟子就愈來愈多,輾轉到現在,印度佛法反而比較沒落,而到中國,尤其台灣,佛法就非常地興盛。目前佛法一直往外在傳佈,傳到美國來還有世界各地。佛法就是為了了脫生死。為了了脫生死的心必須非常懇切的。了脫生死的心若是非常懇切,我們的心就不會貪著世間的五欲六塵種種的境界,不會被這些塵境所染著,而能夠在道上用功。生死之苦未了就如如喪考妣,考妣就是我們的父母,所以我們急切地要了脫生死之苦。因為時間都是無常的,我們不曉得什麼時候無常到來,所以要趁早,在無常還沒到來之前要努力地修持。又好比密教的密勒日巴尊者,他一生精進地修持,放下世間的一切名聞利養種種,他非常精進地修持,自己在未成就以前,就不想念著要度化眾生種種。自己有所成就,度化眾生的機會實在是太多了,所以他就精進地修持,自己真正能夠了脫生死之苦,然後也幫助眾生了脫生死之苦。我們亦復如是。我們學佛的目標也是為了要了脫生死,我們有生死,我們自己想要了脫,而一切眾生也有生死,所以我們也要幫助眾生了脫生死。因為一切眾生也是我們過去的父母,也是未來的諸佛。在梵網經菩薩戒第二十條的輕垢罪,就這麼說: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所以由這條經文,我們就可以了知一切的眾生曾經都做過我們的父母,一切男子都做過我的父親,一切女人都做過我的母親,我生生世世沒有不從父母而生的,所以無始劫來,我們的父母太多了。我們也

    曾經做過眾生的父母,互相地做父母,也互相的做子女,所以一切眾生既然是我們過去的父母,一切眾生也是未來的諸佛。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要他能夠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維,如說修行,都能成佛的。所以既然一切眾生都是我們過去的父母,是未來的諸佛。我們了脫生死了,我們也想令有緣的眾生都能夠了脫生死。所以我們要稱性發起廣大菩提心,使令有緣眾生跟我們一樣,將來都能夠往生到極樂世界去。往生到極樂世界去,自然就能夠了脫生死。在這個世界,我們的惑業雖然未斷,但是往生到極樂世界去就不退轉,能夠親近佛菩薩,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清淨大海眾菩薩,跟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我們就不會退轉了,一直修,修到成佛。極樂世界環境非常好,我們念佛目標就是往生極樂世界,到那邊自然了脫生死之苦乃至成就無上佛道,這個就是真為生死,發菩提心。 

    發了菩提心之後要怎麼修呢? 就是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我們要用深信、切願發起真實的信心,再發起懇切的願。至於深信、切願,我們這幾天在南澤西念佛會已經講了不少了。還有念佛的方法,持佛名號,也都講了很多了。我們除了深信切願之外,就要好好地念佛。念佛講究的是老實念佛,也要精進地念佛。什麼才叫做老實的念佛呢?就是永遠如是,不變題目的。所謂不換題目,我們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就一直念阿彌陀佛的聖號,不會因其它善知識教我們另外的法門,我們就跟他學,阿彌陀佛就不念了,那就換題目了,這個就不叫。什麼叫做呢? 念佛的時候不打妄想,不起雜念,念茲在茲,這個才叫做,所以要做到老實念佛 也不容易,我們要努力做到。此外,也要精進地念佛,我們除了早晚課之外,行住坐臥之間,盡量能夠提起佛號。凡是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將來往生極樂世界。正念佛時就念茲在茲,不打妄想,不起雜念。做事時,做任何一樁事都觀想為了將來往生極樂世界的,就好比諸位請果清來說法,目的是什麼啦?就為了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我們到公司去上班或者自己做事業,或者在家裡作家庭主婦,或者做其他事,都是為了將來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就是有憶佛的功夫,念佛時就念茲在茲,沒有念佛時,做其他事,我們就用憶佛的功夫,銘記不忘往生極樂世界的事。另外,什麼是憶佛呢? 就是觀想我們所遇到的一切環境都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的。遇到順境、逆境都作這樣的觀想。遇到順境,不被順境迷惑,心還是在道

    上,不被它轉去。不要遇到順境如家庭都很平安,事業都很順遂,認為我都很好了,我還要念佛求生極樂世界去嗎? 遇到逆境,亦復如是,不受逆境轉變。還是求生極樂世界。所以觀想一切都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家親眷屬不生起貪愛留戀之情,不忘記我們修學聖道,不忘記我們將來往生極樂世界。跟人家接待種種,亦復如是。都不忘失我們修行的正念。觀想一切都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 

    接著就是執持名號持佛名號,老實念佛,精進念佛,能夠念到一心不亂,就最為殊勝了。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 理一心不亂的分別。事一心不亂能斷了見思惑,起碼的程度就是伏住見思惑,能夠斷見思惑就成就真正的事一心不亂。假若念佛能念到豁破無明,分證法身,那就是理一心不亂,若念佛伏住惑往生的,就是往生凡聖同居土,見思惑破盡,得到事一心不亂,往生方便有餘土,分破無明分證法身的往生實報莊嚴土,無明破盡的往生常寂光淨土,分破無明分證法身的也可以分證常寂光淨土。這以上就講了四句,所謂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接著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敦倫盡分就是印祖在文鈔裡常常策勵我們的,就是要盡到倫常的道德,倫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順,主仁僕忠,朋友之間互相守信義,這個就是五倫。作父親的要慈愛子女。講到慈愛,不是一味地溺愛,子女有過失,作父母的要好好地教導,該罵要罵,該訶責要訶責,該打也要打,但是打要會打,不要把他打死了。譬如藤條,皮痛,肉骨頭不會怎麼傷害的那種,不要打得太過頭了。一發脾氣打下去力量也大,就打死了,這個不可以,盡量能聽話就不須要打。該訶責該告誡要好好告誡他,這個就是慈愛他,他犯了過失,我們就好好告誡他,使令他能夠悔改。若好言好語就能改過,我們就用好言好語就好了,不必訶責用罵的這些手段。這個慈就是使令子女學好,學成正人君子。能夠成聖成賢更好。作父母的心都是如此,而作子女的,就是要好好地孝順父母親,所以觀經裡頭也講到孝養父母。怎麼孝養呢? 有世間的孝,出世間的孝。世間的孝,父母在生的時候,譬如衣服飲食,供養父母的衣服,夏天的就涼爽的,冬天的就比較溫暖的。過去有孝子,遇到夏天,臨睡時床鋪還是熱烘烘的,那怎麼辦呢? 就先用扇子搧了床蓆,然後再請父母

    親去睡。遇到冬天,那時沒有電暖氣或暖氣設備這些,那他怎麼辦呢? 有時候就燒火爐,有時候自己身體先到父母的棉被窩裡睡一睡,把它溫暖了,再請父母親去睡,所以衣服就是要調和地適當。冬天就是能夠保暖,夏天就是比較涼爽的。在飲食方面,就隨著子女的經濟能力。我們經濟能力好,就一些比較好的,合父母胃口的飲食供養他們。假若我們經濟能力不好,粗茶淡飯,撿一些野菜,煮給父母親吃。只要我們有孝順恭敬的心來供養父母親,父母親會體諒我們的,他們也會感覺心裡非常舒服。假若我們很富有,供養父母親一點孝敬心都沒有,父母親吃起來也感覺不是味道。所以要緊在我們的孝敬心。所以父母在生的時候,衣服飲食好好地奉養。另外,父母假如過世了,就好好地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埋葬時要合乎禮節,在祭祀的時候也要合乎禮節。要慎終追遠,我們從父母親來的。古時候父母親過世,通常有守喪三年的禮節。像孔夫子過世,他的這些弟子們有的到他的墳墓邊去住,有的三年才離開,像子貢就在孔夫子墓旁住了六年才離開。你看,對老師這樣子,父母親更是如此了。我們現在就沒有像古時候守喪三年的情形。雖然沒有,但是我們要常常憶念父母對我們的教導,都是為我們好的,所以要好好地依教奉行。要緊的,父母親在世或不在世,我們都要以身行道。什麼叫做以身行道? 就是我們所作所為要合乎仁義道德,在社會上做一個好的公民,正人君子,能夠成聖成賢更好。對社會國家總是有利益,不會成為社會國家的敗類。假若成為敗類,人家就問你父母親是誰? 那你父母親都被恥辱了。 假若我們所作所為都合乎仁義道德,在社會國家作為一位有道德的人,那父母親因為我們這麼做,就感覺非常地榮耀。所以我們要好好地進德修業,做一個有道德學問的人,這個就是力身行道來榮顯父母,這是講到世間的孝。至於出世間的孝是怎樣呢? 父母親假若還沒有皈依三寶,我們就請父母親能夠皈依三寶,引導父母親來皈依三寶,進一步能夠茹素,素食,因為一切眾生是我們過去的父母,他現在雖然變成畜生,但是佛眼一看,他是我們過去的父母,我們看不出來,認為他是真實的畜生。為了貪圖口腹就宰殺來吃,熟不知就殺害過去的父母,吃他的肉,這是不可以的。所以我們要茹素,世間有刀兵劫,就因為眾生喜歡吃肉而演變而成的互相殘殺,所以有種種災難產生,因為眾生的殺業太重,導致世界大戰,有天災人難種種事情發生,所以父母親未能學佛,我們開導他能皈依三寶,好好的學佛,進一步能夠茹素,又能夠信願念佛,將來能夠往生極樂世界。所以

    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父母雙親能夠厭離煩惱的垢穢,作子女的孝順之道才算成就,才算做圓滿了。這是蓮池大師所說的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這是出世間的孝。 

    接著,兄友弟恭,做兄姊的人要友愛弟妹,提攜弟妹,弟妹有做錯做不好不會的地方,我們好好的提攜他;而作弟妹的要恭敬兄姊。我們中華文化就是推廣我們孝順之心、友愛之心來對待社會國家一切之人。例如比我們年長一輩的就看成我們的父母親來對待,跟我們年紀多幾歲的就作哥哥姊姊來對待,年紀比我們小幾歲的就作弟妹來對待。我們從家庭倫理再推廣到社會其它人,這是我們中華文化。所以四海之內皆兄弟,天下為一家。對待年長的以父母的禮節來對待,我們就不會貢高我慢,對年長的看不起。對弟妹,年紀比我們小幾歲的,要提攜教導,我們能夠這麼做,在家庭能夠盡孝悌之道,將孝悌之道推廣開來對待一切人。所以孔夫子在禮記裡頭有禮運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大道之行,在三皇五帝時代大道流行的時候,天下是為公的,怎麼天下為公呢? 譬如堯帝,他年紀比較大的時候,就尋求繼承他帝位的人,他就到處尋求,到處打聽,他打聽到大舜很孝順,就把兩個女兒嫁給他,觀察他治家的能力治理得非常好,然後就把帝位傳給他。舜非常孝順他的父親及後母,因為他的母親早就過世,他父親又娶了後母,後母非常虐待他,還有他一位異母的弟弟,也都對他不好,常常要害他,他父親受他後母的影響也對舜不好,但是,大舜每一次都反省,自己做的不夠好,所以導致父母親和弟弟這麼對待我,他就更加努力好好的盡孝悌之道,最後就感動了他的父親、後母和弟弟。大孝是舜帝,所以堯就把天子的地位傳給他。這就是傳賢不傳自己的兒子,選賢與能。大道之行也是選賢與能的,是講信修睦的。大家相處都講求信用,都非常和睦的,乃至後面講到的作男子的要守住本分,男有分,女有歸,作女子的都能嫁給賢能善良的丈夫,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鰥寡孤獨的人就是年老沒有太太或者年老沒有先生的,還有幼年就喪失父母親的這些種種,傷殘有疾病的人都能夠得到照顧。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貨物,譬如藏在地下,被挖掘起來,也不必擁為己有,就散施出去,自己有力量,也不是光是為自己,他就服務大眾,這個就做到盜賊而不作,謀閉而不興。沒有盜賊,因為大家都

    把東西散施出去,誰還會去作盜賊? 所以晚上門戶也不必遮蔽,牢牢的關一重門又一重門的,不必如此。只需把門戶虛掩就好,虛掩不是怕盜賊,是為防止風塵的侵入。不像我們現在,為防護盜賊,一重門守一重門的,但是盜賊還是有辦法進來的。能夠依照禮運大同篇這麼做,門戶虛掩就好,擋住風塵的侵入,這就是世界大同,沒有盜賊,謀閉的事也沒有,不會勾心鬥角,非常好的境界。所以我們亦復如是,在家庭裡頭,就好好做到孝悌之道,兄友弟恭,夫義婦順,作丈夫的所作所為就合乎仁義道德,以身作則;作太太的人,就相夫教子,幫助丈夫,教導子女,所以母教非常要緊。母教比父教來的要緊,因為父親出外工作,母親就在家負責子女的教育,所以古時候母教非常要緊,像孟母三遷就為了培養孟子,把家庭移動三次,因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庭靠近好環境,就學好,靠近壞的環境,他就學壞。所以,孟母為了孟子就三遷。講到太太兩個字,不是不好的稱呼,周朝有所謂的三太:太姜、太任、太姒。周朝八百多年的歷史,就是跟這三太有大關係。周文王,周武王,周公都跟三太有關係,她們是聖女,是聖母,教導出來的兒子,把國家都治理得非常好,所以周朝就八百多年。所以太太是很好的稱呼,取周朝的三太。作太太的要相夫教子,假若看到丈夫所做的不如法,要好好的勸誡,譬如,先生在外面吃頭路,受了人家的賄賂收紅包,回到家裡頭來,太太假如知道他是收賄賂的,就告誡先生,趕快退回去,不然,我們就要斷絕了,他就害怕了,趕快送回去,就不敢收賄賂了。所以,如有不如法的,作太太的都要勸誡。做的好,我們就好好的幫助他,相夫教子,把家庭治理好。社會國家就是有許多家庭組成的,每個家庭都治得很好,社會國家自然非常好。家庭都治不好,子女都變成太保太妹,就糟糕了,出去就會妨害社會國家,成為社會國家的敗類。所以作母親的人,母教尤其非常要緊,這就是夫義婦順主仁僕忠,就好比過去,作皇帝國王的,底下有許多大臣臣子輔佐,這是主僕的關係,機關的首長也是主,底下為他辦事的都是僕,乃至過去,家庭裡邊,也有請許多的奴僕來為他做事,作主人的要仁慈對待這些奴僕,作奴僕的人就對主人盡忠,所以作主的人,能夠仁慈對待僕人,作僕人自然能盡忠於主人,這就是主仁僕忠。而朋友之間,互相守信用,有義氣。譬如,過去有兩位很好的同學畢業回家去,甲同學和乙同學,甲同學說三年後,到乙同學家拜訪乙的父母親。時間到了,真的去了。乙父母親可能以為那麼久了,不會來了,或者忘記,但是人

    家時間到了,真的去了,這就是講信用有義氣的。朋友之間,互通有無,譬如,一家遇到災難或者錢財上有所欠缺匱乏,其它朋友知道,就幫忙,互通有無,該借的借,濟助的就濟助,就這麼做,朋友之間互相守信義的。敦倫盡分,特別守住自己的本分,而不要求別人盡本分,我們要先做好自己,這些就在我們佛堂沒有講過的。講過的就不再重複多說了,因為信願念佛講很多了,這些沒有講到,所以在這裡對諸位比較詳細講這些。 

    接著閑邪存誠,閑就是防止;邪,就是我們心理種種的邪念,邪念生起我們要防止,貪瞋癡嫉妒障礙種種不好的念頭,一生起我們就防止它,不要使令它生起,一生起我們就趕快一句佛號壓住它,那就不生起了;存誠,時時刻刻存著我們至誠恭敬心,來修學辦道。待人接物,一定要存誠,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對人家沒有誠心誠意,人家就不受感動。我們待人接物,都是如此,要用誠敬心。這個誠是性德,我們自性本具的功德,所以很要緊,這個就是存誠,時時刻刻存著誠敬之心。待人接物修學辦道亦復如是。我們學佛用功辦道也是離不開誠敬。 

    最後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諸惡莫作,各種的惡法,都不由我們的身口意三業表現出來,而要努力的斷除它,不要造作;眾多的善法,只要利益眾生的,我們就努力的奉行。諸惡,它是非常多的惡,但是歸納起來,稱為十惡業,十惡業是什麼?身三,口四,意三。身: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意:不貪,不瞋,不癡。這就是十善業,假如殺生偷盜邪淫,就是身的三種惡業;惡口兩舌妄語綺語,就是口的四種惡業;貪瞋癡就是意的三種惡業。所以我們不要殺害一切生命,我們受了戒,受了五戒受了菩薩戒,不再故意殺害一切生靈,包括人類一切的眾生,我們都不要傷害,因為眾生最愛惜自己的生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偷盜,眾生生活最要緊的就是這些財物,憑藉它生活的,沒有財物就不能生活的,所以我們有了尚且要幫助人家散施出去,哪裡會去偷人家搶人家,侵犯人家的財物呢? 絕對不這麼做。接著也不邪淫,在家眾,夫妻可以有正淫,但是不能干犯其它的男女,干犯就是犯到邪淫,這個不許的。另外口四種的惡業,惡言惡口,動不動就講罵人的話,很不好聽的。男眾就隨便講一些罵人不好聽的話,女眾就不能給人家(台語)。我們不但不講惡語,要講善良的言語;不但不妄語,要講誠實語;不但不兩舌,要講和

    合的言語;不但不綺語,我們要講雅正的言語,不講一些傷風敗俗沒有意義沒利益的話,要講和合的言語,不講挑撥離間的話。在意業上,不貪欲,不瞋恚,不愚癡,不貪財色名食睡。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所以孔夫子,看待這些,也如同浮雲一樣的。他都隨分隨力、隨遇而安的。我們現在生活過得很好,就是我們過去世種下善因,造的善業,現在得的果報。假若我們想要我們未來過的更好,我們現在要好好的止惡行善,未來就有更好的果報。所以就不貪欲,有了尚且要施捨出去,濟助貧窮,供養三寶種種。另外,就是不瞋恚,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要努力的行忍辱,忍辱第一道。佛說無為最,出家惱他人,不名為沙門。忍辱是成就無上佛果菩提,成就大般涅槃非常要緊的一個修法、心法,佛說無為最,它也是成就證得無為法最要緊的一個心法。講到忍,有生忍,法忍,無生法忍。生忍就是眾生對我們恭敬,我們如如不動,對我們侮辱,我們也是如如不動,不受它影響。那麼,對我們恭敬,我們不會得意忘形,對我們侮辱,也不會心裏難受痛苦,都能夠忍,這就是生忍。至於法忍,譬如飢渴寒熱種種,還有我們修法譬如要早起用功晚睡這些辛苦的修行種種,也是要能忍的,蚊蟲的叮咬,也要忍,這個屬於法忍。最後,無生法忍就是對諸法的實相,不生不滅的真理能夠忍可於心,將生忍和法忍做到極限,就入於無生法忍。證得無生法忍,你的心就真得如如不動了。所謂八風吹不動,非常的殊勝了。無生法忍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薩的境界,初地到八地都是無生法忍,所以它是成就無上佛果菩提和無為法非常要緊的一個法門。所以佛說無為最。出家惱他人,不名為沙門。這裡是講出家的師父,但是我們可以廣泛引申所有一切學佛之人,忍辱的道法都要好好修學的,出家惱他人,若所有學佛者在惱害人,就不名為學佛者,它不稱為沙門,我們就不稱為學佛者。遺教經說,人家割截你的身體,我們也不要出惡言罵對方;或者,他割截你,你也割截對方,我們不如此做。你就忍受下來,連惡口都不出,又說到若不能忍受惡罵之言都如飲甘露者,不名入於佛道有智慧之人,就不能真正成為佛的弟子,不是有智慧的人。所以我們也要忍受人家的惡罵之言,就像飲甘露一樣。人家割截身體連一句惡話都不說,任他割截,像歌利王割截忍辱仙人身體,他不但沒有瞋恨心,而且生起將來成佛最先就是要度你的心。所以,我們平素遇到種種逆境,跟佛比比,想想佛在因地作忍辱仙人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忍下來,沒有什麼的嘛!我們的身體也都是空寂的,被打罵,對

    方也空寂的,打罵的方法亦復緣生性空,根本沒有這些,這就入於無生法忍的境界,所以從生忍法忍就可以入無生法忍的境界。不愚癡就要深信三世因果的道理,我們佛家的因果通三世,假若光看到現世來論因果,這個不究竟,所以欲知過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想要知道過去我們的修因是怎樣,今生所享受的就是;我們想知道未來的果報,現在努力造作的就是。所以我們今生能信願念佛,又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我們將來的果報就在極樂世界。到那邊去,環境太好,不會退轉,和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一直修,修到成佛。那就太殊勝了。所以我們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由小善就累積成大善,由小惡就變作大惡,所以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那就太好了。 

    我們今天也講了不少,就八句。真為生死,我們學佛真正為了了脫生死,生死未了,如喪考妣,如救頭燃,好像頭在燃燒很快,我們有生死,一切眾生也有生死,所以我們就稱性發起大菩提心,救度眾生都能了脫生死,那生死怎麼了?我們要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將來往生極樂世界,生死事了,乃至可以一直修修到成佛,這是正功夫。助功夫就是敦倫盡分,閑邪存誠,在家庭裡頭能夠盡到倫常的道理,守住我們該盡的本分,作子女就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這些,我們個人盡個人的本分,作先生的夫義,作太太的婦順,夫義婦順,個人有個人的本分都盡到,而且常常防範我們心裡頭不好的念頭,存著誠敬的心來待人接物修學辦道,最後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所有的惡法,凡是惱害眾生的我們都不造作,凡是利益眾生的,我們就努力奉行,能夠這麼做,我們將來決定能夠往生到極樂世界去。一直修,修到成佛,今天就說到此。最後,也作個回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 靈峰宗論是蕅益大師為戒明這位大德開示的法語


    清 和尚開示:

    慢為功德賊。勤為善法王。福水慧舟楫。無水舟不行。欲求真實慧。莫從口耳商。苦志勞筋骨。大任乃克將。福至心忽開。妙義能頓彰。深造自得。世智誰可量。

    我們就來解釋,「慢為功德賊。」貢高我慢的心就是造就功德善法的盜賊,什麼是功德呢?止惡叫做功,行善就是德,止惡行善我們要緊的要三輪體空,那就成就稱性無漏的功德,然而我們有貢高我慢心的話,就會將稱性無漏的功德就搶奪了,所以貢高我慢不得。

    講到「慢」通常有七種慢,所謂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卑劣慢及邪慢。所謂「慢」,「慢」的意思就是對於比自己不如的還有跟自己平等的學問才能種種,跟自己相等的或不如的就看不起對方,這個就是慢。接著就「過慢」,對方勝過自己,而卻說自己勝過對方,這屬於過慢。那麼「慢過慢」,對方比自己殊勝的非常多而自己是下劣的,那麼而說自己勝過對方,就成為「慢過慢」。接著「我慢」,五蘊的身心是假合的,根本沒有實我可得,而卻執著五蘊的身心為我,這個就是「我慢」。接著「增上慢」,未成聖果自己宣說已經得聖果啦,然而他是錯會消息,那麼依照心裡所想的,也沒有為了名聞利養而這麼說出來,這屬於「增上慢」,屬於大妄語戒的開緣,就是未得謂得,就是未得聖果說已經得到了,這屬於「增上慢」。接著就是「卑劣慢」,卑劣慢是什麼呢?在有道德學問之人面前自甘卑劣,這屬於「卑劣慢」。「邪慢」,自己沒有道德學問卻說自己有道德學問,這個屬於「邪慢」。所以有慢的話,就是自己於他高舉為性,他能障礙無慢生苦為業,仗恃自己種種道德學問而貢高抬舉做為體性,能障礙無慢生起一切苦果做為業用,所以有貢高我慢之心的話,他就造作功德善法的盜賊。

    「勤為善法王。」勤就是精進,精進是什麼意思呢?對於斷惡修善的事情,但能夠勇悍為性,勇猛強悍做為體性,但能夠對治懈怠,而圓滿成就一切善法作為業用的,所以精進就是造作一切善法之王,叫做「勤為善法王。」

    「福水慧舟楫」福水,就福德做為水,好比江水、海水、河水,慧舟楫以般若的智慧做為舟楫,楫就是船槳,譬如開著帆船,駕著帆船又有船槳,以這個比喻做智慧,般若智慧。那麼以福德比喻做水,所以我們要福慧雙修,不能偏重於任何一方面,偏重修慧不修福的話,那就會變成將來羅漢托空缽,假如注重修福不修慧的話,就會稱為白象掛瓔珞,所以我們修行要福慧雙修。以福,以福德做為水,以慧舟做為楫,船楫。

    「無水舟不行。」沒有福德之水,沒有般若智慧的舟船,就不能在海上運行,所以要福慧雙修,要兼備。

    「欲求真實慧。莫從口耳商。苦志勞筋骨。大任乃克將。」我們想要求得真實的般若智慧,「莫從口耳商。」不要只隨從於嘴巴講一講,耳朵聽一聽那就過去啦,換句話說也就在說都在信解的階段,而沒有修行,沒有修行就不能夠證,所以不要光是在嘴巴講一講,耳朵聽一聽就算了,我們要進一步實修的,那我們道場的道風持戒念佛,持戒念佛就是實修的法門哦,因為持戒,持戒就清淨我們身口意三業這個是實修,念佛清淨我們的意業,對治種種的妄想雜念,也不起煩惱心。一念毒心生,急壓一聲佛,一念貪瞋痴三毒生起,很快用一句佛號就壓伏它,所以念佛是清淨我們意業,這個都是實修,實修的法門,所以不光是在嘴巴講講耳朵聽聽就過去啦,對佛法只是信解的階段這個還不夠,要實修好好的行持,我們才會證聖果,將來往生極樂世界我們才能成就,所以說「欲求真實慧,莫從口耳商,苦志勞筋骨,大任乃克將。」苦志勞筋骨表示實修不怕辛苦,那「苦志勞筋骨,大任乃克將。」。是出在孟子的告子,篇第六說到:「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出在這一段。因此之故上天要降下重大的責任在這個人的身上,必先苦其心志,必定首先要考驗勞苦磨鍊他的這種心志。

    勞其筋骨,要勞累他的筋骨,磨鍊他一翻。餓其體膚,有時候肚子挨餓,他也能夠忍受過去。空乏其身,沒吃東西就沒什麼力氣,空乏其身,身體感覺很空虛很虛弱,但是他都不退轉,克服難關。所以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他所做的故意給他擾亂,鍛鍊磨鍊他。所以動心忍性,上天之所以這麼做,就是為了使令這位能夠承擔重責大任的人,能夠動心忍性,而曾益其所不能。是姓曾的曾,是同於土字旁的增,就增勝而添加他過去所沒有的能力。所以經過上天故意這麼磨鍊他,就是磨鍊他能夠擔當重責大任,所以叫做「苦志勞筋骨。大任乃克將。」所以大的責任才能夠承擔下來。

    「福至心忽開。」福德之水,必定非常浩大,修的非常浩大,所謂福至心靈嘛,所謂微妙的心性的智慧頓然就能開顯,頓然能開顯,所以「妙義能頓彰。」微妙的義理就好比我們大乘佛法裡邊講的中道第一義諦,微妙甚深的義理它就能頓然開顯出來,所謂的福至心靈你就能夠跟中道第一義諦相應囉。

    「深造旣自得。世智誰可量。」你能夠深造有方,在佛法當中又能修福又能修慧,深造旣然自己有心得了,世智誰可量,世間的智慧有誰能度量你的境界嗎?

    阿彌陀佛!

  • 南港萬人念佛法會清公和尚開示徹勉大眾偈頌


    一念毒生心,急壓一聲佛;惡言不出口,損人事莫做。

    久久成自然,往生可帶業;是名伏惑法,真實祕密訣。


    萬人念佛清律師開示內容(4/24)


    這時代能夠好好修淨土念佛法門,是最為殊勝的。他是末法時代眾生的大慈舟航。修這個法門,要緊的就是要深信切願,好好地努力念佛。

    講到努力念佛,有正功夫跟助功夫。正功夫可以分為四個層次來說明:


    第一個層次,我們念佛的時候必須時時心存恭敬,應當了知,如來的法身是周遍一切處的;不但大殿佛像才看他是佛,其實一色一香,莫非是佛的妙色妙心。如此我們對所處的環境一一皆作佛觀,那麼我們的言行自然恭敬,不再懈怠。恭敬乃是為趨向無上菩提之秘訣。


    第二層的功夫。既然我們念佛有時候靜坐下來,就應當放下萬緣,將平日的雜事、妄念掃除。然後攝心一處,繫於一句的萬德洪名。也就是南無阿彌陀佛之聖號。就好比湍流的船舫,栓於樁上,自然能免除流失的災難。


    第三層功夫。正持名的時候,必須將此六字洪名,或者四字,從心想起,由口念出,依耳入。就好比三輪來回轉動。務必心要想得清清楚楚,口念得清清楚楚,耳得清清楚楚。如此自念自聽,字字靠緊,其中勿使打失一句。


    第四層的功夫。我們念佛的時候,無論口誦、意持,應當使令完全沒有雜音,單純佛號之音。而因為阿彌陀佛的法身是周遍一切處,佛的光明也是周遍一切處,所以我們念佛的時候,由我出心聲,心聲入於佛的光明,佛的光明入於心聲。所謂的心聲就是能念佛的心發出所念佛號的聲音。如此心聲佛光就交融一片,那麼我就是彌陀,彌陀就是我。這個我就是我們能念佛的真心,當下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我們能念佛的真心。能夠依照上頭所說精進的修去,層層的拶入,使令熟處轉生,生處轉熟。我們最熟處,也就是我們凡夫眾生,貪染五欲六塵的心是最純熟的,要逐漸把它轉變成為生疏的;生疏的佛號,我們要轉變得非常純熟的,那麼等到我們修到第四個層次,就是一心不亂功成的日子。


    以上是錄自於李炳南老居士的全集。這個就講到正功夫。另外助功夫是怎樣呢?分為三點來說明。


    第一懺悔隨喜回向。我們要將每天身口意三業所犯的過失,要好好的做發露懺悔的功夫。天天都能夠這樣做,將懺悔的功德,我們都能夠回向往生極樂世界。接著就是隨喜,我們眾生往往有嫉妒障礙的煩惱習性,現在改變過來,要隨喜功德。隨喜一切眾生功德善法。就好比眾生在做功德善法,我們有財力就財物幫忙,沒有財力我們就用口讚歎,對方就會做得起勁。或者說,我既沒有財力也是啞巴,但是看到人家做功德善法的當下,你就滿心歡喜。那麼對方看到你的表現,他也愈做愈起勁。那我們就沾到隨喜功德。另外就是回向。

    所謂的,將自己身口意三業還有他人的身口意三業所修的世出世間一切的功德善法,都統統回向往生極樂世界,不令其作他用,只求生極樂世界。這個就是第一懺悔隨喜回向。


    第二就是厭欣之法。什麼叫做厭欣之法呢?也就是對娑婆種種都看成是汙穢而厭離之,對於極樂的種種把它翻為清淨而欣羨之。厭離的話,我們就沒有貪戀娑婆世界的心,我們能夠欣羨極樂,自然增長求生極樂的這種誓願。等待欣厭做到極點,我們的身體雖然仍存在娑婆,已經不是娑婆的久客。雖然未登極樂,已經早列蓮邦的嘉賓了。


    第三點就是方便伏惑之法。講到方便伏惑的方法,雪公老恩師,就是李老居士他曾經教過我們。李老恩師曾經說了八句的偈頌:

    一念毒心生,急壓一聲佛。惡言不出口,損人事莫作。

    久久成自然,往生可帶業。是名伏惑法,真實秘密訣。

    「一念毒心生」就是我們一念貪瞋癡三毒的心生起,要「急壓一聲佛」要很急切趕快將一聲阿彌陀佛的聖號,由心恭恭敬敬地發出來,就壓伏住我們的煩惱。以上這兩句就是〝意業〞清淨。


    惡言不出口惡劣的言語:惡口、妄言、綺語、兩舌,都不從我們的口業出來。不造口業,所造的都是善良的言語、誠實的言語、和合的言語、雅正的言語。能夠做到這一句,我們〝口業〞就清淨。


    損人事莫作這個「人」我們也可以推廣整個眾生。損害眾生的事我們絕對不造作。以上四句都做到,就是身口意三業都清淨。損人事莫作,就是〝身業〞清淨。久久成自然,往生可帶業我們久久都這麼做,習慣就成為自然,將來往生極樂世界,可以帶業去的,帶業往生。能往生到極樂世界,將我們的舊業一一地再把它去除得乾乾淨淨,一直就修到成佛。


    是名伏惑法,真實秘密訣這個就是伏住煩惱的方法,是真實祕密的訣竅。